文明是城市之魂,道德是立身之本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不能依靠傳統的灌輸式說教,否則無法形成群體效益,也難以使群眾將其內化於心,外化於行。
  近日,記者採訪發現,海珠區在新一輪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,虛工實做,創造性地將好人好事搬上舞臺,採用多種舞臺演繹形式,使群眾在觀看中接受洗禮。基層社區也通過鄰裡守望和社區互助,這其中,既有社區服務獨居長者,也有長者自願當起社區治安巡邏員……
  虛工實做??
  主創團隊耗時三個月編排舞臺劇
  在一次日常調研中,海珠區負責人無意中聽說了一位駐守馬涌的水閘工的事跡,這位水閘工在6年工作時間里,救起過5條跳河輕生的生命。聽完這個真實事跡後,他給文明辦的同志提出了一個問題:如何將海珠區涌現出來的好人好事推介給群眾?
  將好人故事搬上舞臺演繹可行嗎?把好人故事從靜態紙張上搬上舞臺固然是一種創新,會不會有生硬的說教痕跡,演員能否沉下心來把人物演好?
  帶著種種疑慮,受命的海珠區文明辦很快組建了主創團隊,從今年6月到9月,主創團隊深入社區調研,體驗生活,很快確定了劇本、演員並組織排練。這場節目包括了十個篇章,將援疆醫生薑維、一家三代志願者何長珠、“奪刀俠”黃兆景、救人水閘工陽錫元等等感人人物故事編成一個個故事。
  廣州話劇藝術中心的演員是此次“好人故事匯”的演繹主力,據話劇藝術中心導演王偉波介紹,創作過程中,難度最大的是如何生動活潑地將事跡講出來、講得好,並且深入人心。
  如果全部演出都靠語言表達,時間一長觀眾難免會有倦怠,如何讓觀眾保持興奮度並引起共鳴,創作團隊花了很多功夫走訪體驗,收集了身邊好人的日常生活細節,儘量以家長里短的身邊事表達,以小見大、以情感人。
  記者看到,這場好人故事匯演綜合運用視頻訪談、情景劇、朗誦獨白、快板等舞臺藝術形式,節奏有緩有急,有高潮有包袱,反覆琢磨修改,最終形成了一臺別出一格的“好人故事匯”。
  據瞭解,從9月25日起,創作了3個月的《身邊的感動》好人故事匯演在海珠區接連舉行了4場演出,超過2000人次觀眾接受了道德洗禮。與此同時,巡演錄像還在海珠區內的機關、學校、企業、社區播放,成為該區一個具有示範作用的文化項目。
  海珠區文明辦負責人告訴記者,跟隨演員到社區調研好人故事時,平凡人不凡之舉一次次打動了他。
  鄰裡守望??
  寶賢社區推“小紅心”守望獨居老人
  海珠區海幢街道寶賢社區,面積只有0.08平方公里,雖然這裡沒有出現《身邊的感動》般的主人公,但是社區里同樣有很多鄰裡守望的動人細節讓人感動。
  寶賢社區戶籍1884戶有4911人,卻居住著1129名60歲以上老年人,老齡化程度很高。在這裡,鄰裡守望服務社區長者的事情真不少。穿行在寶賢社區的麻石小道上,兩旁低矮的房子密密麻麻連成一片。仔細觀察,大街小巷乾凈整潔,南方特色鮮明的居住環境展現無遺。這不是最舒服的居住社區,但是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都不願意隨子女搬走。
  有一年國慶節,一位街坊上門向社區黨支部反映,隔壁一位40來歲的街坊好幾天沒有打開門,也沒有見到有人進出,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?社區黨支部很重視街坊提供的“線索”,馬上派出人員上門查看。敲門沒有人應答,工作人員在窗口聞到一股令人不安的臭味。黨支部通過電話聯繫屋主其他親人無果。到了傍晚時候,街坊又來反映,不知在什麼時候原本打開的窗戶從裡面關上了。
  感到事情蹊蹺的黨支部書記湯慧萍請來派出所民警撬門,工作人員入屋後發現,屋內40多歲男主人國慶期間突發高燒,已有兩天無法走動,身體處於極度虛脫狀態。社區黨支部馬上叫來救護車,將病人送到醫院搶救,所幸搶救及時,不久屋主便康復出院。
  記者瞭解到,寶賢社區將鄰裡守望發揮到了極致,為了幫助社區的孤寡和空巢老人,社區想到了“小紅心”點子,給這些老人每戶配發一個“小紅心”服務標識。每天傍晚,老人會將“小紅心”掛在門口,次日上午又將其收回屋裡。
  “小紅心”不是什麼緊急求助法寶,而是告訴社區內的志願者和黨支部黨員,身體狀態是否良好。如果每天巡查的人員發現“小紅心”沒有準時掛出、收起,便會上門詢問是否身體不適需要幫助。
  湯慧萍告訴記者,基層社區平時無大事,但是黨支部從來沒有因為事小而不為,在街坊鄰居看來,任何小事都是大事,推行社區互助鄰裡守望才能促進社區和諧發展。
  社區互助??
  退休長者自願承擔社區治安巡邏
  如果說寶賢社區的“小紅心”代表著鄰裡守望的溫暖,那麼,在海珠沙園街廣重社區里,“紅袖章”則是居民互助的象徵。廣重社區是廣州一個特色社區,住在這裡的居民大多是廣州廣重集團的職工,鄰裡之間相對熟悉,廣重社區居民自治成為廣州的一個典型。
  現年66歲的廣重退休職工何玉卿熱心服務居民,組織了十多名退休工人、失業黨員成立了社區治安巡邏隊,法定節假日里這個退休義工巡邏隊也不休假,多年來風雨無阻地維護社區治安穩定。
  何玉卿告訴記者,幾年前廣重社區內的居民樓時有失竊案件發生,為了應對這種情況,何玉卿帶頭做起治安巡邏志願者,一開始她和11名社區長者組成了義工巡邏隊,帶著紅袖章,分時分區在社區內巡邏值班。現在社區里的年輕人也深受感動,時常利用節假日與巡邏隊一共“上班”。記者瞭解到,這支義工巡邏隊有效地促使社區內治安好轉,現在廣重社區內入戶盜竊案件幾乎下降為零。
 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,自從廣重社區義工巡邏隊成為社區示範作用後,這個住有11000多人的社區不斷涌現出社區互助案例。在其他城市為廣場舞噪音煩惱時,廣重社區的居民自覺遵守規則,每晚10時廣場活動自覺停止,不影響居民休息。
  廣州舊樓加裝電梯推進緩慢,究根結底是同一幢樓的鄰裡利益分配沒有得到妥善解決。在廣重社區,舊樓加裝電梯在社區議事會上則得到有效解決。記者瞭解到,廣重社區五街北12號高層住房希望能夠加裝電梯,但是高、低層住戶對加裝意見不統一,於是居委牽頭舉行了5場專題議事會,梳理了各種矛盾癥結。為推進加裝電梯工作,社區居委組織高層住戶輪流做低層住戶的工作,用真情溝通及時化解矛盾,而且選出三名住戶代表負責聯繫挑選電梯、選工程隊、計分攤費用等業務。目前,廣重社區已經完成了第一棟舊樓加裝電梯工作,其他幾棟舊樓也在推進當中。
  撰文:南方日報記者 馬喜生 實習生 李寶兒 通訊員 海宣  (原標題:海珠好人故事搬上舞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c10ecray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